What's Up: 2022 Week 12
作者:Bruce
日期:2022年3月26日
每週分享當週所思所想所聽所讀,形式不限,長短不區。
这周准时给杂志交了稿,非常愉快!但是这周也因为别的事情,忘记更新了。你现在看到的内容是我后补的,我老实交代了。
你永远不会有足够的时间,但要点恰恰是反复地给时间自由,解放时间。——HUO,《关于策展的一切》,p 29
出借关注度
著名球星大卫·贝克汉姆把自己的 instagram 帐号交给了一位身处乌克兰哈尔科夫的儿科医生Iryna,以支持她们在战乱中帮助女性安全生产。直接把自己受到的关注和自己可以掌控的渠道分享给想要支持的声音,这个想法太棒了!
其实有不少美术馆和艺术项目,也有类似的操作,比如让艺术家接管机构帐号,任意发布自己想要发布的内容。这种分享渠道的做法,确实是更加直接的支持,也能在原本的机构制度之外,创造一种例外的空间。
(不过一直没有在DB的帐号上看到Iryna发布的内容,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
天真的罗翔
我很喜欢罗翔老师的视频和他新出的几本书。与学校课堂不同的是,在这些作品里,所有的问题都不会被展开,但是罗翔却会不厌其烦地讲解那些基本的法理。这些法理是如此的基础,但又如此地不为人所知,确实值得普及。但与此同时,这些法理又总是被束之高阁,很难想象一个真正的法律实务者会张口谈论「权力要在法律面前俯首称臣」这类问题。而罗翔为什么还在讲这些?我想,除了责任感,这也是一种勇敢的天真。敢于相信这些道理仍然有效,敢于去跟别人说这些道理仍然很有道理,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热血的事情。
我不喜欢一人一故事
一人一故事这种形式的核心(如它的英文名所提示的那样)就是 play it back,play 是表演,it 是观众的故事,那么back to whom呢?显然是观众自己。这种剧场实践所要回应的,是每个人去讲述和被听见\看见的需求。而且,在每场演出里,不同人之间的故事还可能形成相互的关系,如是在社区里表演,这种现象就更普遍了。
这实际上是非常具有「社会性」的剧场形式,也可以说是延续了口述故事从原始社会时就已经具有的社会功能。
然而,我不喜欢国内的一人一故事剧场的地方,就在于太多人都没有好好地去使用这个方法。演员的表演往往流于表面,并常常为了效果而故意夸张和搞笑,也因此并没有真正地呈现对不同故事的包容和理解。
另外,观众给出的故事也常常变成另一种表演,要么是对当下情绪的发泄,要么是另一种朋友圈分享,这些故事里没有生命的痕迹。
当然,我不是在怪这些观众。只是如果社会没有给一个可以让人安心分享的条件,那么剧场就需要在自己的空间里去塑造这个条件。这是在一个具体的地方进行工作必须要去面对的问题。我们不能假装问题不存在。
早期的西方传教士一定都是通才吧,才能解答当地人对西方文化、科技、历史的各种问题。
商业活动策划到底在做什么?
最近看到 WhatYouNeed 和不安分书店联合做了一个被称作「书菜计划」的活动,这个活动的核心内容,就是把若干书籍打包放到一个印有某种蔬菜图案的盲盒里进行销售,并设计了一句slogan,「让买书像买菜一样日常」。
看到这个策划,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有什么意思?
首先,这个策划的落脚点就很奇怪,「像买菜一样日常」,对续命大多靠外卖年轻人来说,买菜也许比买书更不日常,怎么会觉得把书包装成蔬菜,就会显得更日常呢?实际上,这个设计让人想要关注的点,更多的是在因蔬菜太不日常而带来的陌生感上:让原本熟悉的书籍突然变成了意料之外的蔬菜。其次,不就还是在买书籍盲盒嘛,换了一个封面,但是封面和书的内容也没有关系,所以意义何在呢?
我不知道这个活动最后的效果如何。但我突然开始想,也许商业世界里的活动策划,从来都不是看创意的,或者说,从来都不会像艺术一样看待创意。更多的是在于如何把一个idea落实到一套可以用于传播并能实现效果的项目。
也许「把书打包成蔬菜」并不是什么很有新意的想法,但是这个封皮具体设计成什么样子,宣传文案到底怎么写,传播渠道到底选哪个,等等这些事情,才是真正重要的东西。
就像之前分享过的 Jess 把工作比作圣代说法,上面这些东西才是「冰淇淋」,而创意不过是上面小小的「樱桃」而已。
这个问题我还没有想得很清楚,但是开始感觉到自己之前那种想法的局限了。
好了,这周就先「补」到这里。下次再见!